各種基礎加固常用處理方法
發布日期:2020-10-07 作者: 點擊:
基礎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各種基礎處理方法來改善基礎條件。
1.動態壓實
適用于處理礫石土,砂土,低飽和淤泥和粘性土,濕陷性黃土,雜土和平原土。
2.動態壓實置換方法
適用于高飽和淤泥,軟流塑性粘性土和其他不能嚴格控制變形的地基的項目。 設計之前,必須通過現場測試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。 動態壓實法和動態壓實置換法主要用于增加土壤的強度,降低可壓縮性,提高土壤對振動液化的抵抗力和消除土壤的崩解性。 飽和粘性土壤應與預壓法和垂直排水法結合使用。
3.淺埋法:
貴州基礎加固分為自然基礎和人工基礎。 在滿足強度,變形和穩定性的前提下,嘗試使用深度較小且只能通過常規施工程序直接施工的基礎類型,即天然基礎上的淺基礎。 當基礎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,應事先對基礎進行加固,在處理過的基礎上建立的基礎稱為人工基礎上的淺基礎。
4.水泥土拌合方法:
水泥-土壤混合方法使用膠結作為固化劑的主要試劑。 通過專用的深層攪拌機,迫使固化劑與基礎土混合,使軟土硬化成具有完整性,水穩定性和很好強度的樁。 地基處理方法。 水泥土攪拌法分為濕噴攪拌法和粉噴攪拌法。 它通常用于處理可塑性指數Ip大于25的泥炭,有機土壤和粘土。當當地水具有腐蝕性且在沒有工程經驗的區域中時,必須通過現場測試確定其適用性。
5.砂石堆砌法
它適用于壓實疏松的沙子,淤泥,粘性土,平原填充,雜物填充等地基,以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并降低可壓縮性。 它也可以用于處理可液化的粉底。 對于不嚴格控制飽和黏土基礎變形的工程,還可以采用砂礫樁置換處理,使砂礫樁與軟黏土形成復合地基,促進軟黏土的排水和固結。 土,提高基礎的承載力。